律师文章
专注法律服务
深耕专业领域
专注法律服务
深耕专业领域

申浩商事法律资讯(2025年第2期) | 申浩视点

徐迪 姜仲玥
2025.04.09
上海
分享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jpg


申浩商事法律资讯

2025年第2期


自2025年3月起,我们聚焦服务行业客户的公司法律事务,为大家带来重要法律法规速递,涵盖公司法、知识产权、劳动争议、财税与外汇四个关键领域。这些法规动态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我们会及时推送,助力大家第一时间掌握并应对。请持续关注,一起用法律护航企业发展!



一、公司治理及合规


1.国务院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2.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办公厅(秘书局、办公室、综合司)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

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5.国资委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的通知

6.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7.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



二、财税与外汇


1.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3.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广州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现金收付及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三、知识产权保护


1.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3.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

4.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版权局关于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公司治理及合规

1.国务院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该条例旨在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依法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款项,防止拖欠行为,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该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付款时限、逾期利息、非现金支付限制、保证金管理、验收结算规范等具体规则,建立了监督管理、投诉处理、信用惩戒等配套机制,并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该条例是推动政企诚信履约、保障中小企业权益的重要法规依据。

全文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3/content_7015401.htm

2.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办公厅(秘书局、办公室、综合司)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旨在全面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出了十个重点领域,包括劳动用工、财税、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网络和数据安全、公司治理、国际化经营以及供应链合规。针对每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合规要求和指导措施。通过完善政策引导、加大服务供给、强化培训宣传、推动创新试点和部门协同,构建多方联动的合规工作体系,助力中小企业防控风险、依法经营、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5/art_ab58112ddea44edeb2f45dd2afb7e583.html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1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

该指引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过程提出监管要求,旨在提升透明度与合规性。指引明确上市公司须及时、准确披露涉及投资人、债权人、股东等关键信息,规范资本公积金转增、重整投资人权益调整、股权锁定期等事项。强调依法合规,防范内幕交易及信息披露违规。对重整计划中的盈利预测、业绩补偿等内容提出审慎要求,并设定违规处罚措施。该指引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支持优质上市公司通过重整实现自救,维护市场稳定与投资者信心,自2025年3月14日起施行。

全文链接:

http://www.csrc.gov.cn/csrc/c101954/c7544560/content.shtml

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司法》,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完善总则及法定代表人相关规定,明确其产生方式及职责责任;优化股份发行制度,衔接面额股与无面额股相关安排;强化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职责义务,细化股东会召开程序,增强中小股东权益保障;新增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相关制度,明确其职责分工与任职条件;并细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承担及职工董事设置要求。新指引自2025年3月28日起施行。

全文链接:

http://www.csrc.gov.cn/csrc/c101954/c7547791/content.shtml

5.国资委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的通知

该规则聚焦于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确保交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与保值增值。规则详细梳理了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转让等交易的全流程,包括决策、审批、信息披露、意向方确认、资金结算及变更登记等环节,并强化了产权交易的透明度要求。同时,明确了产权交易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相关方的职责与法律义务,对违规交易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惩戒措施,增强了制度执行力。规则自2025年3月3日起施行,将有效提升国资交易的规范性与透明度,防范国资流失,优化国资管理环境。

全文链接:

http://ysp.net.sasac.gov.cn/n2588035/n2588320/n2588335/c32955553/content.html

6.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旨在引导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提升其依法依规经营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意见提出了完善合规管理组织、明确合规管理职责、健全合规管理机制等措施,强调企业应配备合规总监和合规管理员,制定合规风险管控清单,定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和整改。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合规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企业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实现合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wjs/art/2025/art_babc1a78e2aa4de58bb54a41ad1f9db3.html

7.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

该措施旨在推动跨国公司总部集聚更多高能级功能,如研发、财资管理、决策中心等,支持其升级为亚太区总部或事业部全球总部。政策从资金奖励、税收优惠、财资中心建设、新型贸易支持、投资鼓励、研发协作、人员出入境便利等多个方面入手,为跨国公司在沪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对中国区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并具备两项及以上功能的,给予3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高能级奖励;对认定为事业部全球总部的,给予10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能级提升奖励。该政策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2月28日。

全文链接: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50227/e6ee1dc5e05540c39fd79278ffd27230.html

财税与外汇

1.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该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办法明确涉税专业服务范围,包括纳税申报代办、税务咨询、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等。同时,强调税务机关通过信息系统简化服务机构信息报送,强化实名制管理,创新信用管理机制,对执业情况进行规范检查,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相应处理。该办法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全文链接:

https://fgk.chinatax.gov.cn/zcfgk/c100011/c5239044/content.html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

《税收征管法》征求意见稿共106条,新增16条、删除4条、修改69条,进一步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巩固改革成果,营造更加法治、公平的营商环境。稿件从五方面作出重要完善:一是强化纳税人权益保障,增设便利办税、减轻负担等条款,取消复议须先清税等限制;二是规范税务执法,健全处罚裁量基准、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强化权力监督;三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增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义务,明确电子凭证法律效力;四是依法严打涉税违法行为,完善对高收入者逃税的打击机制;五是加强法律衔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提升法治确定性和市场预期稳定性。公众可于2025年4月27日前反馈意见。

全文链接:

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356/n810961/c5239263/content.html

3.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广州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该《办法》明确广州市QFLP试点管理机制,规范境外投资者以有限合伙人身份设立私募基金投资境内项目。重点包括:设立门槛与组织形式、投资范围合规要求、外汇登记与资金专户管理、额度实行余额管理、托管机构职责、信息报送义务及变更备案流程。文件鼓励投向不动产、不良资产等领域,设立“联合会商机制”统筹监管,并规定报送制度与违规责任。体现广州推动高水平开放和引资便利化,提升私募外资合规运作水平的政策导向。

全文链接:

https://jrjgj.gz.gov.cn/gkmlpt/content/10/10149/post_10149556.html#1123

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现金收付及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巩固整治拒收现金成果、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人民币现金收付及服务规定(征求意见稿)》。该规定共十九条,明确收费单位、经营主体、社会公众及银行机构的现金收付义务与责任。重点包括:支持现金支付、标识支付方式、保障零钱备付、加强突发情况应对,以及银行机构提供现金服务的要求。同时,规定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强化对拒收现金行为的处罚和公示,切实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保障公众支付选择权。公众可于2025年4月15日前反馈意见。

全文链接:

http://www.pbc.gov.cn/tiaofasi/144941/144979/3941920/5618662/index.html

知识产权保护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该办法旨在规范AI生成内容的标识管理,保障公众权益和信息安全。文件要求服务提供者对文本、图片、音视频、虚拟场景等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如文字提示、水印)和隐式标识(如文件元数据、数字水印)。内容传播平台需识别并标注生成内容,应用分发平台审核需核查标识材料。用户发布内容须主动声明并标识,不得删除或伪造标识。标识管理纳入算法备案、安全评估等环节。违反规定的行为将由网信、电信等部门依法处理。该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标准将同步实施。

全文链接:

https://www.cac.gov.cn/2025-03/14/c_1743654684782215.htm

2.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

该办法旨在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权利。办法明确处理人脸信息应具备特定目的和必要性,不得强制作为唯一验证方式,须提供替代手段。当处理人脸信息达10万人时,处理者须在30个工作日内向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出专门保护要求。还规定了影响评估、安全技术措施、存储时限、场所限制、备案变更等义务,并明确监管、投诉和法律责任机制,推动技术合规应用与风险防控。该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全文链接:

https://www.cac.gov.cn/2025-03/21/c_1744174262156096.htm

3.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

该规定旨在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风险防控,提升企业应对涉外纠纷能力。《规定》明确支持设立维权互助基金和专业服务平台,鼓励多元化解决机制如调解与仲裁;规范境外送达、调查取证和证据提供行为;对未给予我国国民待遇或保护不足的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可依法调查并采取应对措施;如外国以知识产权纠纷为由对我方实施歧视性限制,相关部门可依法启动反制,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该规定自2025年5月1日施行。

全文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3/content_7014486.htm

4.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关于印发《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该方案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发布,在北京、上海、江苏等8地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方案聚焦“知识产权+金融”融合发展,旨在破解知识产权“登记难、评估难、处置难”等问题,从质押登记便利化、价值评估体系建设、产品服务创新、交易机制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五方面提出创新举措,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文链接:

https://www.nfra.gov.cn/cn/view/pages/governmentDetail.html?docId=1200292&itemId=861&generaltype=1


本文作者: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迪律师、实习律师姜仲玥

6407c0a7c07425bf253d0910e6f0a06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