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三年,执业道路逐渐走上正轨。这期间羡慕夸赞的话听了很多,有人找我要经验,有人找我要真相,更多的是想寻求明晰的路径,以便辞职之路走得平顺。毕竟,这是一条不归路,踏出来,可能星辰大海,也可能万丈深渊。个中滋味,各自体会!
向我提问的人,大多怀着离职的憧憬与冲动,希望在我的鼓励下,成功转型,将冲动成长为勇气,然而,没有哪条路可复制,也没有人随便成功,所以,我奉劝你,
——不轻易辞职。
临近年关,真实地聊聊,何去何从,由你选择。
无论你是否已经实现了你的理想,
亦或是为生存努力突破,找寻出路,
生活都将以前所未有的节奏
向前奔跑,毫不留情。
理想很丰满——我要自由
于我而言,三年辞职后的生活,充实、淡定,不乏焦虑,也不乏欣喜,更多的是成长与坦然。
记得刚辞职的时候,连呼吸都是自由的,这正是大多数人眼中辞职应有的模样吧。“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有种仗剑走天涯的豪迈,有种志当存高远的境界,然而数月后,便增加了几许生活所迫的惆怅。
“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想不当法官,就不当法官,这是我的自由,也是组织的尊重和成全。但,没有了稳定的收入,你想在家躺着就躺着,恐怕就不是自由的应有之义了。
裸辞,未必适合每个人,重要的是,你是否预判了最坏的结果,并为此做足准备。
辞职后进入律师行业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做授薪律师吗?这或许是过渡期最稳妥的选择。收入翻倍,不必担心案源,不必挖掘客户,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法官裁判思维,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过模拟法庭进行分析和梳理。很安稳的路径,也可以将曾经的职业履历迅速变现。毕竟,先吃饱饭,再谈理想。
然而,二十年体制内稳定的生活,“安稳”这个字眼,对我来说略微稀松平常,你可能觉得我凡尔赛,可这不正是围城的道理嘛。出生于军人家庭的我,虽然吃穿不愁,但也称不上大富大贵,可是,规划好的人生,总觉得缺了点味儿。没在惊涛骇浪里扑腾过,怎能说人生没有缺憾,但是,你要知道,这条路,是不归路。
所以,但凡你还有丁点儿犹豫,我不劝你辞职。
辞职的第一年,我在家待了8个月,恢复英语学习,报考雅思,申请留学,我想要的放飞,是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见更大的世界。记得2019年的春节,我和姐姐在马来西亚过年,站在吉隆坡的电视塔上,我说要换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多苦多难,都会坚定不移。
上图是在吉隆坡的电视塔顶拍摄的双子塔和城市全貌
如愿拿到offer,却在疫情的严酷现实下,先申请了延期,后选择了放弃,好吧,毕竟在我这个年纪,经历更重要,没有自由的校园生活,没有自由的交流探讨,没有正常的社交行走,这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内心曾沮丧过,但仍然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于是调转车头,直捣黄龙。既然出国不成,那就去最好的城市,见更好的自己。这一年,我与自己和解了。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不认识人,不认识路,归零的心态是必须,但归零的结果你准备好接受了吗?当你与这个世界短兵相接,你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辞职的第二年,我开始选择打拼的方式和打拼的城市,毅然选择了上海。很多人不解,问我为什么要离开生活工作20年的地方,选择一个陌生的城市。对此,我能给出最真实的答案就是——喜欢。最初的几个月,我每月来上海的姑爷爷姑奶奶家住一两周,他们给了我归属感,助我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这座城市,感受过夏天的雨,领略过秋天的烈,于是,便多了几分抵御冬日寒冷的底气,我毅然决然地来了。
进入申浩律所的最初,作为新人律师案源有限,找不到抓手。我意识到“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或许是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初的工作以写作和讲课为主,将过往的积累大量集中地整理输出,创建了法官思维模型,并且在一次次分享后,总结、调整、升华、修正,打通思维模型任督二脉的同时,我似乎也触到了融入全新生活的一把钥匙。于是,在焦虑中学会了平和,在陌生中学习了成长。在多家律所分享《法官思维模型带你破局》课程,在多个平台发表法官思维模型系列文章,并在“无讼”“智合”等平台做了直播分享,希望有机会与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切磋,提升和精进自己的专业领域。
这个阶段,精神层面自由、丰盈、富足。物质层面,因为有留学的积蓄打底,倒不算焦灼。
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储备,我不劝你辞职。
现实很骨感——我要生存
辞职的第三年,我开始适应律师的工作,面对骨感的现实。
你眼中的律师是不是电视剧里的样子,西装革履,才华横溢,妙语连珠,有钱有闲。于是,衣柜里增加了很多职业套装,西装成了我的战袍。
但看看真实现状吧,司法部最新发布的规划,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将达到75万名。
上图来自公众号《民商法律实务》
内卷、低价竞争、恶意竞争,成了律师行业不可回避的词汇。可是,在这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除了接纳挑战,逆流而上,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做法官的时候,总以为律师赚钱容易,常常认为能力不如法官的人,为什么赚的盆满钵满。那时候,办理过一起律师起诉委托人,要求支付1000多万元律师代理费的二审案件。不看案件事实的时候,对那个高额的代理费还是不理解的。然而,时过境迁,境遇和经历的改变,让我更加理解了律师的不易。
法官的传票来的不期而遇,客户的要求来的随时随地。当你做法官的时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安排开庭,你也可以根据心情,在开庭的时候多说或者少说那么几句。而作为律师,除非身体大恙,行程带*,或者排期冲突,你无权选择开庭时间。而且,被法官训是家常便饭,安抚客户是责无旁贷。因此,律师的时间是法官的,更是客户的,也就是说,当你忙的时候,你的时间是被别人安排的。当然,闲的时候,你的时间由自己掌控。但对于刚刚进入转型期的人来说,应该是宁愿一直忙吧。
所以,如果你对规律的作息和时间的掌控有执念,我不劝你辞职。
这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
“把别人的钱装进你的口袋”
“把你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律师,不就是在干这最难的两件事吗?把自己对案件的理解装入客户的脑袋,获得客户信任,将客户的钱变成律师的代理费,同时,将律师对案件的认识输入法官的脑袋,获得法官认可,以保证钱袋子的安稳和累加。做法官的时候,不喜律师高额的代理费,做了律师方知代理费其实收的很良心。能收到高额代理费的,也是经过长期积累才获得的。
坐在公权力赋予的审判台上,天然有一种底气,而当你选择从审判席下来,坐在代理人位置上时,就应当尊重角色的改变,偶尔被法官训,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所以,如果你不愿放低姿态,我不劝你辞职。
总而言之,法官基于中立地位可以心无旁骛地研究案件,无需重点关注任何一方当事人,但作为律师,除了钻研案子,还得钻研客户心理,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讲律师是法官的防火墙。如果案件走势喜人,管理客户预期自然容易,但如果趋势向反,即便律师在代理之初已经提示和告诫过客户,也不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同和理解。因而,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熟悉了现实和生存方式之后的游刃有余,当你适应了新的生活状态,安稳得没有波澜也好,焦虑得常有惊喜也罢,你都可以找到“自由”。
拥抱不确定,自我成长,是克服内卷的唯一出路
回顾辞职的这三年,
第一年,认识自己;
第二年,谨慎选择;
第三年,找寻节奏。
三年,体会和看清了真相后,激情被沉淀,理想被过滤,角色转换,初心不改。
没有凡尔赛,生活就是朴素而真实的;
没有乘风破浪,悦纳为理想而作出的不同选择;
更没有追悔莫及,只要见过更高的山峰,人间便是值得。
无论选择哪条路,哪种生活方式,都是喜忧参半。但大多数敢于离开体制的人,干得都不会差,至少拥有这份勇气的人并不多。
新的一年要来了,焦虑,是律师的日常,看着身边的同行者,我们不孤单。
本文作者: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赵宸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