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浩动态
立足上海 辐射全国 联接世界
专业化 多领域 全方位 一站式
立足上海 辐射全国 对接世界
专业化 多领域 全方位 一站式

申浩田庭峰律师从建纬成立之初的“基因”看律所未来发展的高度

文章来源于建纬律师 ,作者田庭峰
2023.12.05
上海
分享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jpg


引言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对于身边的人、熟悉的环境,我们很难去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客观,而是因为了解多了反而不知如何去总结。所以小编很理解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庭峰在接到朱树英亲自约稿时的那种“千头万绪”的感觉。

朱树英太具传奇性,建纬所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田庭峰主任试图去探究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却发现其中有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关联性,即律所创始人的精神属性影响着一个律所的文化基因。律所的文化基因形成的点点滴滴来源于构成该律所的全体律师,而其中律所创始人的个人精神品质和风骨才是一个律所最终形成该文化基因的根基与内核。如果说“朱树英”是建纬的一颗种子,那么这片“发源地”上又将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细品这篇“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文章。



从建纬成立之初的“基因”看律所未来发展的高度


微信图片_20231211194138.png

文/田庭峰


基因,是内在成因,是根脉,是抗体。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因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从而形成不同于其他人、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人文性格和文化习惯。同样地,我想,一个律师事务所,因有其独特的内在文化基因而区别于其他同行业律所,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律所文化和商业模式。


无论这个律所发展多久,其创始人的精神基因已经深入扎根在这个律所文化内核中,其日后形成的文化特质也是在该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与充实。因此,律所创始人的精神基因是一个律所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贯彻实施的行动基因。想要快速了解一个律所的文化基因,不如通过了解该律所创始人的“基因”,解读该创始人的个人成长经历与自身精神素养,体会这种文化力量给这个律所发展的所带来的引领作用,这才是快速了解一个律所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1992年朱树英律师作为创始主任,创立了建纬律师事务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朱树英老师的卓越领导下,建纬所已然成为我国建筑房地产专业法律服务行业的标杆律所,秉持着“超前、务实、至诚、优质”的服务理念,建纬所赢得了市场和行业的认可。2021年建纬创始人朱树英卸任主任一职,邵万权律师接过重担成为新一届建纬管委会主任,建纬圆满完成焕新传承。但朱树英老师自身的精神基因已经深深融入建纬所的文化基因中,始终是建纬所的基石,也是建纬所精神传承的法宝。



一、研究建纬基因——不如从创始人朱树英说起


近日,我收到一条朱树英老师发来的微信,他问我能否结合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谈谈对建纬律所的认识。坦白地说我真的受宠若惊甚至说是惶恐,因为我此前对朱树英老师、对建纬律所的认识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高山仰止”。让我谈感受,就像是让一个“学渣”在“学霸”面前谈学习体会,着实让我张不开口。于是,我给朱老师回了消息,坦言这个主题由我来叙写似乎不太合适。


尽管朱树英老师真诚、谦虚地说,他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了解到来自法律行业、来自社会上不同的外部视角对建纬律所的认知,但我仍旧斟酌再三、迟迟不敢动笔。直到最近一次在智合论坛上,我遇到了建纬律所的很多律师同仁,他们向我介绍了很多关于建纬的成长故事,从他们的描述中我对建纬所有了更立体的了解。与此同时,通过恶补“话说建纬”系列文章,建纬律所在我脑海里的形象也变得活跃、生动起来,但越是如此就越感觉这篇文章难写。我自认为是一个挺能写的人,但朱老师请我执笔探究对建纬律所成长的认知,我真的是“亚历山大”,这种感觉就是越想写好越难动笔,这也是迟迟无法交稿的根本原因。


就像我以前经常讲:当初刚来上海时,感觉对这座城市,来一个星期时可以写一本书;来了一个月感觉就写得出一篇文章;但来到上海一年后,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原因在于,呆的时间越久就愈加发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认知有很多是片面的,无法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精神的内涵,总觉得无法精准地诠释这座城市的精华与不同。


于是,我选择“取巧”,朱树英老师让我谈对建纬所的认知,我不妨谈谈我对朱树英老师自身的精神品质的理解。律所基因形成与创始人之间的关系用在建纬律师事务所与朱树英律师身上再合适不过,谈朱树英老师身上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谈建纬所文化基因的内核。


想到朱老师,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朱老师他那永远洋溢在脸上的热情与自信,长在心里的善良,融入血液里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细细思索之际,有关朱树英老师的点滴记忆也在我脑海里渐渐苏醒。


我对朱老师最久远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国律师》杂志(那时还是刘桂明老师担任主编)的时代。那会儿我刚做律师,《中国律师》杂志是我必读的一本杂志。我至今记得1999年有一篇文章正是介绍老师的,文章完整地记述了朱老师如何从一位小木匠逐步转型成长为中国建筑工程领域顶尖的大师。那篇文章,更确切地说是朱老师的专业成长经历,对于早年间刚刚入行的我来说,如细雨润物,潜移默化间对我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启蒙作用。此后,对于介绍朱老师的文章以及朱老师编撰、出版的书籍,我也常常拜读。


尽管对朱树英老师仰慕已久,我们却一直未曾谋面。直到近些年,我与朱老师终于有了几次“碰面”的机会:


c7b4e09771ce80d6ed67625ba06eb19.png

朱树英在“法律人的专业修炼与专家养成”论坛上发表题为《认准了专业发展之路,就不问路有多远》的专题演讲

第一次,是在2018年11月17日南京高淳马拉松赛中赛的西政杯全国第四届法律人马拉松邀请赛。在马拉松比赛前一天的“法律人的专业修炼与专家养成”论坛活动上,我第一次近距离地听到朱老师讲述他的专业成长之路《认准了专业发展之路,就不问路有多远》,朱老师说道:“我们的专业发展之路就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不管前路有多远,都要一直跑下去,直到成功的另一端,毕竟,路标在前,路在脚下,与各位共勉。”语毕他还当场宣布要参加第二天的5公里健康跑,那一刻我唯有震惊和钦佩:毕竟高山马拉松颠簸起伏,远比平原要难跑很多。我不由得想,等到我年近古稀的时候,还能不能有朱老师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参加5公里的高山马拉松健康跑?


c2129d9f59705ff8c7d371fad89ba94.png

2018年11月,年近七旬的朱树英律师冒雨参加五公里健康跑


第二天的参赛队伍当中,一支由600多名法律人组成的跑团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跑团里有入职不久的年轻律师,也有头发花白的律界前辈,朱树英老师亦身处其间(彼时应是69岁的年纪)。那天暴雨如注,我无数次想过打退堂鼓,但朱老师在雨中淡定的笑容和坚持奔跑的身影不知不觉影响了我,“朱老师69岁尚能坚持在雨中奔跑,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资格轻言放弃!”于是我也咬着牙坚持跑完了全程——这就是我第一次跟朱老师首次接触后的初印象:不忘初心,跑步前进。


0111b7c55be2de2e426f898543c15740.jpg

2017年4月,朱树英在山东泰山参加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

第二次近距离接触是在网上。受疫情影响,去年大家有很长一段居家办公的日子,我们申浩所就每两周举办一次线上直播。我考虑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加速流动,我们律师业作为专业服务业,要更注重回归专业本身,于是我就想办几场专业的线上交流。思来想去,第一讲如果想请一位有专业代表性且长时间在一个专业领域深耕的律师,非朱树英老师莫属。于是我们就试着通过邵万权主任问问朱老师是否愿意到申浩律所的微信视频号上讲讲“专业的力量”,在那个特别时期为年轻律师鼓鼓劲,鼓励大家越是困难,越应当坚持刻苦钻研,相信专业是下一场比拼中决定律师事业成败的关键。没有想到朱老师欣然同意,于是就有了我们在线上的这次交流。


第三次,是最近的一个月内,在天同上海成立三周年庆上,我和朱树英老师第二次线下见面。记得天同上海的徐菲繁主任邀请我去聊聊律所发展相关的话题,我站在台上,脑海里回溯着天同的发展历程,感觉到天同律所这么多年真不容易,心中百感交集,便即兴表达了出来,我记得当时是这么讲的:“其实一家律所就像一个人、一株植物一样,都是有基因的。有的律所像树、有的律所像草,在它们刚刚萌芽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看不出区别——无论是树还是草,都一样是绿油油的苗,但是草无论过多少年,它仍旧是草,而树在十年、百年之后,会渐渐长成参天大树。”我有感而发的这番话被坐在台下的朱树英老师听进去了,所以他后来向我邀稿,让我谈谈对建纬律所成长的感想。



二、建纬所基因内核——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我在天同律所上海三周年庆上谈到的“律所基因论”得到了朱树英老师的认同,这也促使我对自己即兴表达出来的话再加以深刻思考。我想得越多,就越认同这一观点,即律所的基因取决于律所创始人的基因、取决于该创始人的品质,这个基因、品质是真正决定这家律所发展方向、维系这家律所长存久立的根本。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律所的基因就是这个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就是组织里的“老同志们文化”,自组织设立之初就尽心培育的价值观、文化和品质。


朱树英老师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质,但最突出的品质就是他的工匠精神。


在2021年的“纪念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大会”上,朱树英老师在谈及获得“上海律师行业公益之星”的感受时曾感叹:“律师制度恢复到现在,社会上大多老百姓,对律师的认知不准确也不全面,甚至是有误解的,认为律师做事就是为了赚钱。其实不然,这不是律师行业的基本情况……法律服务是一门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律师不仅要出色地完成委托事项,更要履行社会责任、主张正义。想要做到‘出色地完成委托事项’,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努力。”


2022年,申浩的“法律人故事系列”线上直播中,朱树英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知道朱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作息习惯是早上4点起床,晚上8点休息。但面对我们这些晚辈希望业界前辈分享心得感悟的盛情邀请,他就难得地“破例”了:因为那天的直播从晚上7点开始,时长2个小时,他真诚无私地分享,字字句句都体现出几十年授课的功力。一直在视频号里默默关注的我非常担心,热情的观众提问会不会耽误了朱老师宝贵的休息时间?但朱老师毫不在意,认真回答了评论区的每个问题,没有丝毫懈怠,令人动容。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够在各种行业内的场合中看到朱树英老师开坛授课的身影,他坚持认真更新备课内容、持续不断地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答疑解惑。迄今为止听过朱老师课程的学员达百万人次。看到作为行业泰斗的他仍无私奉献,精进专业,我不禁感慨:“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用在朱老师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朱树英老师的工匠精神带给建纬所的基因便是建纬所一如既往对“专业精神”的不断追求。正如2022年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王总在撰文中提到:“建纬三十年是从‘一人一所一业’到‘千人一所一业’。三十年坚持专注一个专业、一个行业尚且不易,而建纬是在建筑工程行业具备第一梯队的品牌影响力,和律所创始人朱树英老师一路走来为建纬悉心培育的发展基因是分不开的。”朱老师作为建纬创始合伙人,他身上的点点滴滴,勤勉、认真、坚韧,他对专业的“一板一眼”的工匠精神,他年过七旬仍坚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他对法律服务行业回归专业初心的倡导……无不从根本上塑造了建纬律所的基因,这样的基因也只有朱树英老师本人才能精准地概括:至诚务实,认真负责;专业为上,不忘初心。能说会写,服务优质;极致完美,行业精英。刻苦钻研,尽善尽美;勤于思考,超前引领。”



结语


“春华者讲论文章,秋实者修身利行”。回想起这些,我突然间明白了朱树英老师让我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我也回想起刚刚执业之初朱树英老师带给我这个行业新人的初心,也领悟了朱树英老师的殷切期盼——他希望我们后辈像他一样坚守在律师行业,坚守工匠精神、专业精神,让这个行业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和认可。


朱老师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和他身上的宝贵品质,请大家阅读“话说建纬”系列文章,我相信大家读着读着就能理解和体会到我关于“律所基因”论述的真正含义。朱老师传奇的职业生涯,我作为后辈自觉没有资格评述;建纬律所的辉煌历程和瞩目成就亦已享誉业界,也无需我再赘言。我对律所基因的看法得到了朱老师的认可,朱树英老师称我和他是同路人。但我深刻地知道朱老师是我前行的明灯,是我职业道路上的引路人。愿我辈不负信任与期许,未来都能成为朱老师这样的人,也祝愿建纬律所这棵参天大树,青翠百年,永葆繁茂!



作者简介


田庭峰律师,1999年律师执业,2005年创办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现为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WTO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静安区第一届、第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沈阳、兰州等10余家仲裁机构仲裁员。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创始于2005年,是一家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领域、全方位、一站式”法律解决方案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系全国首批同时具有专利、商标双重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申浩晋升为上海市高院企业破产案件二级破产管理人。


2022-2023年,申浩律所连续两年荣登国际权威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钱伯斯大中华区法律指南》(Chambers Greater China Region)公司/商事业务领域榜单。


2022-2023年,申浩律所连续两年荣登全球知名法律杂志《亚洲法律杂志》(Asian Legal Business, ALB)《2022 ALB China 知识产权业务排名》(2022 ALB China IP Rankings)著作权/商标业务领域榜单。2021-2022年,申浩律所连续两年荣登ALB "中国十五佳成长律所"(ALB China Fastest Growing Firms)榜单。


申浩律所荣登国际知名法律媒体《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2022年度卓越律所大奖“备受关注律所”榜单、2023年度卓越律所大奖“国际贸易”领域榜单。


2022-2023年,申浩连续两年荣登《The Legal 500》亚太地区中国法域榜单。



行动建立信任 成果见证价值.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