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3日与11月7日,申浩律师事务所联合新加坡葛巴尼律师事务所、印尼苏蒂佳律师事务所,分别在申浩北京四合院会客厅以及上海中心75层申浩会客厅成功举办“中企出海东南亚:跨境争议解决路径与实务”主题沙龙。
两场沙龙汇聚了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多法域的跨境争议解决资深专家及律师,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所面临的争议风险,围绕跨境争议解决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企业法务、律师及业界人士参与,形成京沪两地专业交流的热烈氛围。


11月3日进行的北京场沙龙中,申浩(北京)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合伙人史淑梅律师代表申浩北京办公室欢迎远道而来的嘉宾。史律师指出,随着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扬帆出海,专业法律服务的支撑作用将愈发凸显。申浩一直以来秉持“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联接世界”的发展理念。随着申浩迎来建所20周年,申浩也正在构建更加完善的跨境法律服务体系。

新加坡葛巴尼律师事务所董事、副主任洪仰东律师以“新加坡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为主题,系统阐述了新加坡在国际仲裁和调解领域的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并解析了中国法院判决在新加坡获得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和申请流程,并特别指出:经新加坡法院承认的中国判决,可在56个英联邦法域产生延伸执行效力。基于这一机制,洪律师进一步提出了借助新加坡作为枢纽,将判决执行范围有效扩展至其他可能存在债务人资产的英联邦国家的务实路径。


印尼苏蒂佳律师事务所法务专员伊内芝律师深入介绍了印尼在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及国际仲裁裁决方面的最新实践,特别是结合司法判例系统讲解了外国仲裁裁决在印尼的标准和具体流程。


新加坡葛巴尼律师事务所执行法务、马来西亚高等法院执业律师房欣豫律师从比较法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外国法院判决在马来西亚的承认与执行机制。房律师详细解析了依据《1958年外国判决互惠执行法》(REJA)与普通法体系下的不同执行路径,并对各自的审判流程与审查标准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企业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指引。


申浩(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董石律师以中国《仲裁法》最新修订为切入点,首先回顾了新法的修订历程与修订要点,随后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仲裁庭权限及其边界问题在中国的司法实践尺度与未来趋势。董律师认为,新仲裁法既保留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具备了与国际仲裁制度相融通的基本条件。随着新法的实施,以中国内地为仲裁地的仲裁程序将有望更充分地反映国际最佳实践,并为中外法律合作创造新机遇。


本次跨境争议解决双城沙龙获得了与会法律同仁与企业代表的高度评价。嘉宾们分享的精准策略与实战经验,让与会者对亚太地区的跨境争议解决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强大的信心。我们深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此类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将有力推动区域商事争议解决的实务发展。
申浩始终致力于成为企业出海征程中值得信赖的法律伙伴。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更多深度专业活动,与全球法律同仁携手,为破解跨境法律挑战、维护客户权益、共建可信赖的国际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