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我是一名律师;在这个秦属巴郡、素有“黔蜀门屏”之称的地方——贵州道真,我是一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计划志愿服务九个月、法治扶贫一年。”
——申浩上海办公室 余庆芳律师
01
“两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10月国庆8天长假刚过,工作节奏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9号上班第一天,就接到上海律协电话,通知“1+1”法援项目启动了,15号北京报到,16号启动仪式,17号分赴各省。从15号到18号短短4天,我的行程:上海—北京—贵阳—道真,四天四地,走了大半个中国。 第二个没想到,“1+1”法援项目启动仪式居然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人民大会堂是我们法律职业人心中的圣地,现行有效的300多个法律,不论是国家根本大法,还是一般法都从这里诞生。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民法典也是诞生于此。足以见得,主办方的重视和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 02 奔赴受援地 2020年10月18日,在省城贵阳,司法厅举行了2020—2021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暨贵州“法治”扶贫律师志愿者集中派遣会。 当天,我就随受援地司法局梅副局长乘车前往300公里外的工作地,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是解决食宿,安顿下来。很感谢当地接待单位的重视,为我的吃饭、住宿等生活问题提供了充分保障。 接下来,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我暗下决心,忠实履行职责,用心办好每一件案子,力争让每一名受援人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之光。 03 受理第一起法律援助案件 在来到道真的第5天,2020年10月23日上午,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我接待一位向12345热线求助,由县信访局转来拟申请法律援助的上访当事人。 当事人系外地退休的老年妇女,因患癌症经济困难,将其在道真县某旅游开发区购买、准备用于养老居住的一套小户型商品房退还开发商,但未拿到退房款,声称无钱治病而持续数日到县委政府上访。我做完接待笔录,向援助中心石主任报告情况,鉴于当事人系老年妇女,身患重病,建议给予援助。援助中心同意后即指派我承办。 我立即展开工作,完善委托手续,查询开发商企业信息,当天上午就制作完成包括《民事起诉状》《缓交诉讼费申请书》《证据目录》等法院立案所需的各种文书,并约定在收到当事人经济困难证明以后正式提交法院立案。同时,也将诉讼风险告知当事人。 10月27日上午,当事人再次到县政府上访,政府法律顾问在看过我给这位女士拟写的《民事起诉状》,并得知当事人申请了法律援助后,认同我关于“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协商解除,退款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诉到法院,不仅要一分不少地返还应退的房款,还要承担诉讼费、逾期利息等额外费用”的观点。经过一番努力,开发商终于答应诉前和解。当天下午,开发商支付了部分钱款,双方就剩余钱款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 当晚,该女士专门打电话给我通报“事情已解决”的好消息,并希望通过我向法律援助中心转达谢意。 一桩当事人索退房款近一年的纠纷,持续半个月不断到县委、政府的闹访成功化解,当事人在申请法律援助五天内,拿到了她能够接受的和解结果。法援中心在协助有关部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我作为志愿者律师也体现了自身工作的价值。 眺望前方,任重而道远,我从法律援助接待窗口了解到,当地法律服务经费不足,服务供给能力还比较薄弱。把优质的法律服务及法治建设理念带入道真,积极参与各项法律服务和宣传工作,这颗种子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期待它绽放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2020年12月18日,由上海律协副会长杨波带队,上海律协社会责任促进委员会主任毛惠刚、副主任许海霞,静安律工委主任王昊东一行来到贵州省道真县调研慰问。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做了一个志愿者份内的工作,协会来慰问确实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诚挚地感谢组织的关怀与温暖。2012年,我本打算参与司法部组织的援藏志愿者活动,种种原因未能成行,8年后,终于圆了这个梦。我是一名有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非常愿意为人民服务,家人也支持,所以就遵从本心来到了道真。 两个月来,我办理了援助案件14件,其中办结刑事侦查阶段援助案件1件、民事诉讼4件(其中一审立案2件、诉前和解1件、代理被上诉二审1件)、劳动仲裁9件(其中劳动合同纠纷4件、社保纠纷3件、工伤待遇纠纷2件),另外还一宗涉及120多个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金额超过90万元的团体诉讼案,已完成86人的诉讼文书制作。共接待法律咨询90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件。为13名受援人提供援助服务,其中残疾人2名、老年人2名、农民工9名。 之后,我会更加珍惜此次志愿服务的机会,加倍努力工作,让服务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为道真的法治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