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章
专注法律服务
深耕专业领域
专注法律服务
深耕专业领域

陈烈: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从公诉人到律师的苦辣酸甜 | 申浩律师·一群有故事的人

陈烈
2020.07.06
南京
分享


导言

从2005年创立至今,15载光阴岁月,今天的申浩已发展成为近600名同仁凝聚在一起的大家庭。正值申浩成立1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申浩律师事务所在发展前进的同时,我们希望能不忘身边的同事,每个人不仅仅是专业的律师,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

我们很荣幸与大家并肩前行,更希望记录下申浩人一路走来的无悔付出,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时愿这些故事能激励更多青年律师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为青年律师点亮一盏前行的灯。

这既是亲历者的生命历程,也是值得敬佩的精彩人生。

陈烈律师是申浩南京大家庭中一位比较特别的律师,她不仅是位专业律师,在此之前还有着十年的公诉人经验。从检察官制服到律师徽章,她经历了身份的转换,建立了法律共同体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成就的信念。今天,让我们来听听申浩南京办公室执行主任陈烈律师如何讲述自己从公诉人到律师的苦辣酸甜吧。


image.png


一眨眼,辞职已六个年头,回望在体制内外的漫漫人生路,感慨、感怀、感叹……我似乎总想达到一种境界,即宋朝词人张孝祥的词中两句,“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细细思量,这种境界,恐怕还在苦苦求索中。


公诉人曾经是我热爱的职业,犹记刚刚成为公诉人的自己,胸膛里总是燃烧一股烈火,渴望着拥有不放过任何证据瑕疵的犀利,渴望着挥洒与律师唇枪舌战的激情。在公诉岗位的十年时间内,这股炽热的情怀伴随着我,激励着我,直至某段时间,一种惶恐和不安铺满心头。我感受到了要在体制内煎熬到退休的疲惫,感受到了知识匮乏却失去学习动力的恐慌,感受到了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无奈,那时,似乎有一股积攒多年的冲动和力量,推着我迈出体制,走上另外一条道路。


然而,当我真的脱下了检察制服,在同事和朋友们不舍、惋惜、祝福的眼神中离开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成为律师队伍里的一名实习律师时,从最初的欢呼雀跃到茫然无措,从惶恐不安到沉稳自若,从实习律师到律所高级合伙人,这一路走来的苦辣酸甜,有努力奋斗的汗水,更有成长收获的满足。


image.png



迷茫之苦


律师,案源高于一切。在辞职之初,虽有前辈的提醒,但案源问题并没有成为切肤之痛。因为刚办好实习证时,就有一位前辈给我介绍了一个民事案件,一位花农与园林公司的合作纠纷。此案相当复杂,有一审二审、本诉反诉上诉,再委托我们时,只能申请再审。做为一名前公诉人,刑事案件没有在怕的。可是民事案件,无论是法律关系、证据梳理,还是诉讼程序、庭审过程,于我而言完全空白。那段时间,带着一股子新鲜劲儿,揉合着“为自己干活挣律师费”的兴奋,我一头扎了进去。忙了三四个月,终于启动了再审程序,这时我发现,除了这个案子,我并没有其他的案源和收入,突然间我就慌了。


当检察官时最烦手机响起,因为陌生来电不是理财的就是卖房的,而当了律师,却时常盼望有陌生人的号码,心想也许潜在客户就在其中哩。那段时常没有案子的日子里,也曾数次后悔过冲动与鲁莽,也曾几番在梦里重回到公诉队伍,那种失落、迷茫、苦涩,现在想来,仍然五味杂陈。好在我跟随着高朋所执行主任曹力律师工作,他既是我的指导老师,更是我的职业榜样,给我发工资,提醒我、提携我,一路走来对曹老师的这份感恩、感激之情,至今仍珍藏心中。


冷遇之酸


不得不说,当下社会虽然“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刑辩律师的遭遇里,依然会有被冷漠和刁难的种种经历。


记得有次去安徽某县会见,看守所很偏僻,山高水长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我赶紧递交手续申请会见时,民警冷冷说道,“不让见。”我诧异道,“为什么?”“涉黑!”“那请给我们看一下涉黑的相关材料,如果没有应该让我们会见。”民警黑着脸说道,“异地关押,说涉黑就涉黑。”我们从法律规定到人情世故,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会见。眼见已经下午四点,我只好在当地找了个旅馆住下。除了工作材料,其他啥也没带,我凑合着睡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赶紧再去看守所接着“抬杠”,民警仍然是冷着脸不给见。我联系了当地的检察院驻所检察官反映情况,终于在下午顺利会见到了嫌疑人,当时我的激动程度一点不亚于坐在铁窗对面那位双手带铐的人儿。


现在想来,那一晚躺在小旅馆的心情,落寞中带着些许不忿,焦急中夹杂丝丝无奈。而这种冷遇之酸,时常与我不期而遇。还有一次去某法院领取判决书,书记员不在,承办法官让我在办公室门口等着。走廊里我定定地站了两个多小时,拿着一本《民事审判参考》翻完了大半。法官出门时看见我,突然恍然大悟地说道,“哦,你是来取判决书吧”,转身进去从办公桌上拿了一份文书递给我。看着那份就摆放在桌面却让我等了两个多小时的判决书,我内心有些酸楚,我深信是法官琐事太多工作太忙而把我遗忘,却又无法排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想法。

image.png


错位之辣


以前坐在公诉席上开庭时,对面辩护席上的律师,少有让我真正心生佩服的,究其原因,是辩护律师们不认真看卷、不分析证据,开庭时胡诌几句的大有人在。而当我成为公诉伙伴对面阵营里的一员,再与公诉人和法官打交道时,那种角色转换之后的呛口之辣,时常也令我莞尔。


记得有次一件虚开普通发票的案子开庭,被告单位有六个,被告人有三十人多名,小小的法庭被挤得满当当的。公诉人有两名,轮流讯问、示证、质证,各司其责分工明确。我做无罪辩护,被告单位是为了采购苗木如实列明开支而向苗木合作社购买发票,其行为应当属于“如实代开”。


在法庭讯问环节,为了提前让法官对我的辩护观点和思路有所印象,我对其中的一名女性被告人进行了发问,她是一家园林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问明有真实的货物交易、采购苗木的费用不能抵扣税款、有的苗农所在的合作社没有发票开具等问题后,也许是人多压抑空气流通不好,公诉人突然对我大起反感之心,在我问完之后要求补充讯问。这时公诉人连珠炮地对被告人发问:“你为什么要买这家苗农的花木,他能开票吗?你买花木,是选择有票的苗农,还是没有票的?”见被告人一脸懵圈的样子,公诉人更来火,嗓门也更高,“我就问你,如果一家能开票,一家不能开票,你会选哪家?”被告人脸涨得通红答不上来。公诉人又喊道,“你快说。”我小声说道,“被告人选哪家,是看哪家有她需要的苗木,跟是否有票没有关系,再说这些票也不能抵扣税款。”法官大声问我,“辩护人你说什么?”虽然我不是这名被告人的辩护人,但事情似乎因我而起,我豁出去了,说道,“公诉人这样的问题属于诱导性发问,被告人选择哪家苗农,只看这家是否有她需要的品种,她的供述中有这样的内容。”审判长看了我一眼,手一挥,说道“公诉人请注意发问方式”。


中午休庭时,那位被告人狠狠瞪了我一眼,我理解她,她肯定在想若不是我对她发问,她也不会被公诉人纠问到崩溃。在这之后,我也时常跟公诉人、法官打交道,遭遇过或粗暴或不屑地讥讽,有时候我也辩驳两句,但更多时候一笑了之。毕竟,检察官、法官案牍劳形的工作压力,我深深地体会过。每天面对堆积如小山般的案件材料,心情如何保持平和?这一切的遭遇,都是律师执业生涯中必经的体验,也会化作前进的动力,更会成为一种信念,一种法律共同体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成就的信念


收获之甜


成为执业律师,已是第六个年头。从实习律师到执业律师,再到申浩(南京)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这一路的成长与收获,无法用三言两语表达。

image.png



当公诉人的时候,眼前的案子就是全部,而成为律师之后,眼前的世界开阔了很多。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工作内容,既充实又充满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作的过程,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收获了很多的朋友。虽说当律师很辛苦,路途奔波、三餐不定,为了会见半夜排队取号使出浑身解数;对法律的高效学习、理解适用更令人耗神;司法解释的运行原理、案例实践的准确掌握,都需要去琢磨、去研究。而随时面对每一位当事人,解答每一次提问咨询,都等同于被面试。


在办案过程中不同诉讼阶段的不同目标,需要把握和解决的不同问题,向当事人说法释理时的口干舌燥,不被理解时收到的谩骂指责,都特别地劳心劳神。这五年多的时间里,写过的刑事案件阅卷笔录、各种申请文书、出庭预案、辩护意见按下不表,民商事案件的各种法律文书,我也写过许许多多,诉状、答辩意见、代理意见、上诉状、强制执行申请、执行异议申请、再审申请甚至离婚诉状,不胜枚举,各种法律分析意见,写得不亦乐乎!深夜里时常伏案,学习、思考、研究,每天都像主动或被动打了鸡血,虽辛苦然充实!


image.png


我觉得,身为律师,往往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虽然卑微渺小,但是充满力量,更会成长壮大。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失去自由身陷囹圄的痛苦,对家属来说,是艰难艰辛的一段人生旅程。在找到我们时,家属签下的不仅是委托合同,更是信任的嘱托。不能说律师都肩负着伸张正义的使命,但面对行政违法上升到刑事案件、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等司法不公案件,律师更需要勇气、胆量以及无畏压力的执着。


很多律师都有这种体会,每当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实现了有效辩护,当事人获得了取保候审或是缓刑判决、重罪轻判,家属的感谢和信任,会冲淡一切疲惫而心满意足。当公诉人,要求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功底,而当辩护律师,则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我很庆幸,在成为律师后,还能够不断地锤炼自己、鞭策自己,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如今,我已经成为申浩(南京)律师事务所的一名高级合伙人,不管是公诉人、实习律师,还是律所合伙人,在执业的道路上,在多变的生活中,尽力而为随遇而安,拥有一份从容,坦然面对人生,方能苦也悠然,达也悠然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