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由俄罗斯国际交流处处长沙巴日思霍娃・阿克桑娜带领的俄罗斯国立司法大学公证员代表团一行35人,莅临上海中心75层申浩会客厅,并参与申浩主办的全球跨境投资交流论坛:俄罗斯专场。
作为申浩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次论坛聚焦中俄跨境公证协作与法律实践,俄罗斯代表团与国内公证机构代表、中俄贸易商会、调解中心专家及申浩律师齐聚一堂,展开深度对话与合作探讨。
一、开场致辞
活动伊始,申浩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申浩北京主任朱申岭律师代表申浩律所对俄罗斯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朱申岭副主任介绍,申浩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在中国布局10个办公室,汇聚千余名专业律师,始终致力于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尤其在公司商事领域深耕多年。此次邀请中俄公证、贸易、商会等多方代表参与,正是希望搭建一个务实的交流平台,助力两国企业在跨境投资中规避风险、深化合作。
二、主题分享
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陈力律师以 “中国企业投资俄罗斯-争议条款的注意事项及争议解决” 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与核心法律问题。
他指出,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阶段,中国连续15年稳居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合作领域涵盖石油、天然气、汽车及人工智能等。针对中国企业关注的对俄贸易与投资问题,他总结了十大实操要点,包括需明确企业信息、审核资质、善用合规结算方式、明确不可抗力条款与合同核心语言,以及重视争议解决途径选择等。
交流团公证员代表柳德米拉・瓦西里耶夫娜・莎佛罗斯多娃聚焦 “中俄跨境公证协作”,深入解析了两国公证领域的合作基础、实践路径与待解难题。
莎佛罗斯多娃指出,在俄中经济一体化加深的背景下,公证作为保障跨境交易合法性的关键工具,作用愈发重要。两国间通过联合活动、国际研讨会等交流,探讨婚姻家庭、财产争议等问题。当前两国交流面临法律差异、语言障碍、对彼此法律了解不足等挑战,需通过教育活动、信息交流及互派进修等提升合作实效。
交流团公证员代表尼古拉・安德烈维奇・泽尼切夫以 “俄罗斯联邦公证领域现状与发展趋势” 为主题,系统梳理了俄罗斯公证制度的演进与革新方向。
泽尼切夫提到,俄罗斯现代公证体系以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证立法纲要》为基础,融合了行业自治与国家监管,如今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同时,俄罗斯正推进新《公证及公证活动法》草案,拟强化国家监管、提高从业人员资质要求,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他强调,俄罗斯公证领域正处于 “技术进步与制度调整” 的关键期,需在数字化便利与风险防控、国家监管与行业自治间找到新平衡。
三、自由交流
互动环节,中俄双方围绕公证实务、双方的差异和程序,以及公证送达等实操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长宁区公证处代表介绍,中国公证机构以 “证明真实性、合法性” 为核心职能,注重对民事行为的事前审查。
俄方代表回应,俄罗斯公证人兼具 “国家公权力行使者” 与 “专业服务提供者” 双重角色,公证程序中需严格依据《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对交易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性进行全面核验,尤其在婚姻、继承等领域,公证文书的效力与法院裁判具有同等执行力。
双方深入探讨了文书流转的实操难点。中方提到,中国企业赴俄投资的公证文书需经 “公证+海牙认证+俄文翻译” 三重程序。
俄方则介绍,俄罗斯文书在华使用需经工商会认证及外交部加签,且电子文书需附加公证机构生成的加密二维码以确保防伪。针对送达效率,俄方嘉宾表示,依托统一公证信息系统,俄罗斯已实现部分跨境文书的电子送达,中方公证处也分享了国内线上公证平台的建设经验,双方均认可电子送达的法律效力,期待未来建立直接对接的数字通道。
四、活动现场照片
本次论坛作为申浩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俄法律界、企业界搭建了直接对话的桥梁,更通过聚焦实操问题、分享前沿经验,为两国跨境投资提供了清晰的法律指引。
俄罗斯代表团表示,期待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推动两国公证机构以及律所深化合作,未来将邀请申浩律师赴俄开展培训与实习项目。
浦江潮起,五洲风来;嘉冠礼成,连江越海。申浩将继续以专业力量为中外企业跨境投资保驾护航,助力构建更紧密的国际经贸合作网络。